回复12楼 新路
回复12楼 新路:徐四川老师简介
谢谢新路。这个材料是2005-2006年参与筹建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简历。最近,《物理化学学报》对我们的研究有一个介绍和推广,网址是:http://www.whxb.pku.edu.cn/CN/item/showItemDetail.do?id=316。
可能假期还是什么原因,北京大学网站学术刊物网站打不开,我就转帖在后面。
接着这个机会,我介绍一下主要研究工作,谢谢耐心。
1、对于疏通药,我们发现和确定三个分子,申请了三个专利。对于这三个分子我们做了基础理论和测定研究,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以及做了志愿者研究。很好的完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药物效果好,副作用小,可以说已经解决疏通多巴胺功能通道问题。只是申请药品准字号,需要办理相关手续,需要相关单位或者企业合作才能完成,所以目前我正在寻找合作者。目标是开发两个药物分子,免除专利费或者很低的专利费,使得开发的疏通药进入医保,让病者能用得起,因为现在看来疏通药还是很重要的。对于疏通药,在我们研究组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作了,只等开发和销售。
2、纤维蛋白清除药物,我们正在做一些应用基础研究。我们需要知道有效成分一些关键的比例和作用机制。这方面还可能涉及人家的专利,看看是否能够避免。如果能避免我们也希望尽快进入医保,降低药品价格,价格太贵是很难进入医保的。开发方面同样需要合作,希望网友能推荐合作者。
3、精神分裂症药物研究和开发。根据《多巴胺分子通道理论》帕金森病是功能多巴胺分子缺少而引起的综合症,而精神分裂症可以定义为功能多巴胺分子功能太强而引起的综合症。这是《多巴胺分子通道理论》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帕金森病和精神分裂症),是多巴胺功能作用的两个极端。而精神分裂症的人群是帕金森病人群的八倍,好消息是目前有了比较好的控制药,发展到了第三代(一代代表:氟哌啶醇,二代代表:氯氮平,三代代表:利培酮)。但是,这仅仅是控制,用大剂量的药物控制病症,带来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基础问题研究,才能比较好的解决精神分裂症问题。
4、另外,也开展一些抗癌药物发现和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及其类似物作用机制和新化合物设计、活性研究。
由于人员和资源限制,我们的研究相对集中,主要依赖于《多巴胺分子通道理论》和原先的工作基础,希望尽快出产品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打铁还需自身硬,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有坚实、科学、实用的成果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解决帕金森病治疗问题,造福人类。
--------------------------------------
徐四川教授课题组------《物理化学学报》
http://www.whxb.pku.edu.cn/CN/item/showItemDetail.do?id=316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物理化学课题组
徐四川 教 授
专业:生物物理化学
电话:0871-65039937
电子信箱:sichuan@ynu.edu.cn
地址:云南大学老校区,化学楼223(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邮编650091)
受教育及工作简历:
1983、1989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9年7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
1999年7月-2001年6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1年7月-2001年11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1年11月-2002年11月,瑞士苏黎士大学博士后;
2002年11月-2003年10月,法国ENS大学K.C. Wong学者;
2003年11月-2005年8月,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助理研究员;
2005年9月---至今,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8年5月---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1、蛋白科学与应用;
2、神经药物发现与开发;
3、抗癌药物发现与开发。
主要是研究生物体系中的物理和化学问题,方法包括:有机合成、分离提取、谱测定分析、分子模拟、理论基础与计算、动物实验以及志愿者研究。
当前主要的重要成果:
我们研究发现了多巴胺受体中多巴胺分子通道的存在(《物理化学学报》,2017,33,927),建立了《多巴胺分子通道理论》。多巴胺分子通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多巴胺功能通道”,另外一种是“多巴胺保护通道”。释放到细胞间隙间的多巴胺分子,要发挥功能作用,需要通过一个多巴胺分子功能通道,到达功能部位。能到达功能部位的多巴胺分子才真正能起到信号转导以及调控等功能作用。这些发挥功能作用的多巴胺分子称之为“功能多巴胺”。其它的多巴胺分子则是非功能作用的多巴胺,将被重新吸收或被分解。显然,功能多巴胺在总的多巴胺中占据很小部分,类似于饮用水在总的水中占据很小部分一样。功能多巴胺含量与总的多巴胺含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一个公式来表示:
GD = f × TD (1)
其中,GD为功能多巴胺含量;TD为总多巴胺含量;f为多巴胺功能化因子,归一化为1(正常健康人的数值)。
基于上述公式(1),我们提出了帕金森病新病理。功能多巴胺含量取决于两项,一项因素是总的多巴胺含量,取决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产生多巴胺的含量和多巴胺消耗的含量。这项因素“帕金森病老病理”已经阐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不可逆凋亡造成多巴胺含量减少,当多巴胺细胞凋亡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帕金森病。目前,临床缓解帕病所用的全部方法就是基于该病理(老病理),采用外援增加多巴胺含量或者其它间接方法增强多巴胺功能来缓解帕病。另外一项因素是多巴胺功能化因子。该因子决定了总的多巴胺分子当中成为功能化多巴胺分子的程度。显然,多巴胺功能化因子大小取决于多巴胺功能通道是否畅通。如果功能通道堵塞了,多巴胺功能化因子一定是很小的,功能多巴胺含量将大幅度降低。所以,我们提出了“帕金森病新病理”是纤维蛋白堵塞了多巴胺功能通道,减小了功能多巴胺含量,因为通道堵塞造成了多巴胺功能化因子变小,当功能多巴胺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出现了帕金森病。从功能多巴胺公式(1)中可以看出,新旧帕金森病病理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和完整,不冲突,不矛盾。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三种分子都能疏通多巴胺功能通道,并且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得到验证。由于这三种分子都是临床药物分子,我们通过真正帕金森病患者志愿者研究证明都具有疏通多巴胺功能通道的效果。所以基于《多巴胺分子通道理论》,以及疏通药物分子的发现及其应用,结合其它帕金森病药物,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要能达到治愈其病症,对于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能较好的治疗控制其病症,而对于晚期帕金森病的患者也能够比较好的控制其病症;使得帕金森病从疑难复杂不可治和不可控制的病症,成为可治愈和可控制的简单病症,解救众多患者的苦难。这些应用成果都是基于发现多巴胺受体中多巴胺分子通道的基础研究成果,这个研究开始于2006年最终发表在2017年《物理化学学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