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帕站首页 专题讨论 帕金森病 放心医生 中医与帕 病友故事 留言交流 脑起搏器 专家解答
 
(第1页,共1条)
山野老人:震颤麻痹(2)  日期:2005-7-2 [回复1楼]

  震颤麻痹(2)
   震 颤 麻 痹
  
  [概 述]
  震颤麻痹,是以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及震颤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病变。其主要病理为黑质及黑质纹体通路变性。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病类,原发性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其发病原因不明,继发性震颤麻痹,由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肿瘤及中毒等原因引起,又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或帕金森征群。本病可归属于中医“颤振”、“痉病”等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年老体弱、情志抑郁、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引起,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肾脾两脏,
  主要病机有:
  ①肝肾阴虚,阳动化风;②气血两亏,筋脉失荣;
  ③痰湿阻络,气血不畅;④痰郁化火,灼伤肝阴;
  ⑤瘀血阻滞,气血不荣;⑥阴损及阳,精气虚衰。
  病机要点为: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诊断与辨证]
  一、西医诊断
  (一) 诊断要点
  1、病史发病年龄在中年以上,缓慢起病,呈进生性发展。
  2、临床表现本病以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徐缓为临床特征。
  ⑴震颤常始于手指,呈“搓丸样动作”,随后扩展至同侧下肢,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及头部。震颤特点是比较粗大,有节律性,每秒4~8次,安静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故名静止性震颤。激动、疲劳、焦虑时震颤加剧,睡眠时消失。
  ⑵肌强直受累肢体肌张力增高,在关节被运动时伸屈肌均匀性阻力增加,称“铅管样强直”;若病人合并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转动样,称“齿轮样强直”。由于全身肌肉强直,呈特殊姿态,头前倾,背伛曲,四肢轻度屈曲和内收。
  ⑶运动徐缓,一切动作均减少或变慢,特别影响表情动作和小肌肉动作。面容刻板,表情缺乏,双目凝视,称“面具脸”;手指精细运动笨拙,书写困难,字越写越小,称“写字过小症”;行走时手臂正常摆动消失,步伐小而前冲,不能及时止步,称“慌张步态”。病人说话缓慢,语章单调,可有流涎及吞咽困难。
  ⑷其他可伴植物神经功能充满乱症状,如多汗、皮脂溢出增多、皮肤发红、发热、顽固性便秘等。少数有精神衰退,以至痴呆。
  3、脑脊液中 巴胺及代谢产物高香产物草酸含 量及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含量降低,尿中高香草酸含量亦降低。
  
  ㈡鉴别诊断
  1、老年性震颤 震颤一般限于头部,无震颤麻痹的其它症状及体征,肢体的震颤主要出现在随意运动中,常伴见痴呆。
  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震颤其震颤多微细,常局限于手指,在两手平伸或用力时明显,伴有甲亢的其它病征。
  3、家族性震颤 有家族史,多在25岁前发病,震颤是唯一的症状,其频率快于震颤麻痹,且一生中存在。
  4、肝豆状核变性其震颤亦在静止时出现,但随意运动时增强,大部分病例有肝硬化及肝功损害,并可查见角色素环。
  5、橄榄核小脑萎缩也可表现为动作减少,强直、静止性震颤,但同时多有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CT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血谷氨酸胖羧酶活力减低。
  
  二、中医辩证
  ㈠肝肾阴虚证头部及四肢震颤,筋脉拘挛、动作徐缓,伴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㈡气血两虚证头时摇动、肢体震颤,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动作徐缓、伴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弱。
  ㈢痰湿内盛证头部及肢体动摇震颤,颈背拘急,肢体强直,动作不利,伴胸闷脘痞、泛恶欲呕,痰多流涎。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弦滑。
  ㈣痰火动风证肢体或头部震颤,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动作徐缓,伴胸闷脘痞、恶心呕吐,烦热口干,咳痰黄稠,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㈤瘀血阻络证震颤不已,肢体强直,疼痛不移,屈伸不利,动作缓慢,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怒起,脉细涩。
  ㈥阴阳两虚肢体颤抖日趋加重,筋肉拘紧强直,活动不利,口中流涎,甚者生活不能自理,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神疲乏力,自汗畏冷,食少纳呆,心烦失眠,舌胖嫩有齿痕,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脉沉细无力。
  
  -----------------摘自《神经内科疾病中医治疗全书》
   

输1-2个字  (共1条)